管狀帶式輸送機的選型需綜合考慮物料特性和輸送需求,通過系統(tǒng)分析實現(xiàn)經(jīng)濟性與實用性的平衡。以下是關鍵選型要點:
1. 物料特性分析
- 物理性質(zhì):針對粉狀、顆粒或塊狀物料,需匹配帶寬與管徑。粉狀物料建議管徑≥300mm,塊狀物料需加大管徑并采用高強輸送帶。
- 化學特性:腐蝕性物料需選用EPDM橡膠或聚氨酯覆層,高溫物料(>80℃)應選擇耐熱橡膠(耐溫可達200℃)。
- 流動特性:安息角>45°的粘性物料需設計30%-40%的超載余量,含水率>8%時需配置自動排水裝置。
2. 輸送參數(shù)匹配
- 運量適配:500t/h以下選用單管結構,800t/h以上建議并列設計,帶速控制在2.0-4.5m/s間。
- 線路規(guī)劃:三維彎曲半徑應≥300倍管徑,傾角可達30°,比傳統(tǒng)帶式提升能力提升50%。
- 環(huán)境適應:室外布置時防護等級需達IP65,含環(huán)境需配置防爆電機(ExdⅡBT4級)。
3. 結構優(yōu)化選擇
- 托輥布局:六邊形排列間距1.2-2.0m,回程段設置自清潔V型托輥。
- 驅動配置:長距離(>500m)采用頭部+中部雙驅動,功率分配比建議2:1。
- 特殊設計:易揚塵物料加裝負壓除塵系統(tǒng)(壓差維持-100Pa),值物料配置防撕裂檢測裝置。
4. 經(jīng)濟性評估
初期投資較傳統(tǒng)設備高15%-20%,但運營成本可降低30%:封閉結構減少物料損耗0.3%-0.5%,節(jié)能設計使功率消耗降低15%-25%。建議年運行時間>4000小時的項目優(yōu)先選用。
選型時應進行物料實驗測試,重點驗證成管穩(wěn)定性和通過性,同時結合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,確保技術方案的經(jīng)濟合理性。
